2012年9月24日星期一

知足常樂

不久前,我到一戶向公司申請援助計劃的貧困家庭進行一次家訪,以瞭解對方實際生活狀況。

對方是一名50歲單親母親,育有兩名孩子,原本有個幸福安逸的家,不料,丈夫數年前娶了新妾,拋下妻兒不顧,完整的家從此支離破碎。

我們約好在一個地方集合,之後再由她引路,抵達她的家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棟雙層木板屋,頓時與周邊鋼骨水泥豪宅形成強烈對比,貧富和生活情況差距不言而喻。

她殷勤地邀請我入屋閒聊,我帶著有些好奇的心跨越門檻,目光向屋內四周環顧一圈,我不能說家徒 四壁,不過是個非常不舒服的居所。家裡沒家具,只有一兩張塑膠椅子,廚房、飯廳和睡房都處在一個空間。由於樓上過於悶熱,樓下僅有一把風扇,所以大部分時 間他們就在樓下打地舖睡覺。

我們相對坐著,她打開話匣子便與我侃侃而談她的過去和這些年含淚走來的心酸旅程。丈夫離開她們 母子三人後,家裡經濟頓時陷入困境,無法再承擔房貸和孩子上學的交通費。無計可施下,她將家裡可變賣的電器全脫手,籌到一些錢舉家就搬離該處,成功找到現 址,剛好附近有學校,孩子每天可步行到校省去交通費。

後來,她也找到一份每月僅有600令吉的職業,扣除公積金、房租和水電費,每月只剩下一百多令 吉。面對棘手的經濟困境,她坦言生活過的非常辛苦,根本無法給孩子帶來較好的物質享受,就連今年的端午節也沒能力買粽子給孩子。每年新年除夕夜,更不可能 有大魚大肉,滿桌豐碩菜餚,為孩子買一隻雞和添購一條新T恤,已是她最大的經濟能力所及。

儘管本身體弱多病,旦為了生活和孩子,她不能卸下工作,否則手停口就停。家裡沒甚麼菜,很多時 候都是白飯配青菜,出外工作前總不忘再三叮嚀孩子,煮麵時別加蛋,因為家裡的蛋都是算好可吃到月底,多吃一粒就會影響接下來的生活。說到這,她開始哽咽, 也按不住心中的悲傷,不斷在我面前抹淚。

離開前,她帶我到後院走走,鄰居在籬笆外飼養了許多牛羊,陣陣難聞糞便味隨風撲鼻而來,這種極為不衛生和清潔的環境,已引來許多老鼠,在交談中,我也親眼看到多只老鼠在屋裡走動。

驅車離開前,她以憐憫的眼神向我投射過來,一直向我表達希望可再獲得援助計劃,讓孩子完成最後一年學業的意願。

我帶著沉重的思緒離開,自己不敢望向反射鏡,害怕再看到她眼中的悲傷和渴望,只在心底默默對自 己說,我們對自己的人生,總存有許多怨言和不滿,看到別人住洋房駕豪華汽車,就認為他們比自己幸福;看到朋友父母送他名貴生日禮物,就羨慕他有家財萬貫的 父母,總覺得自己在這世上處處不如人,沒甚麼可比得上別人。

人類對自己生活上的比較,永遠是以那些生活比自己好的為目標,沒多少人會拿自己和那些比自己較差者做比較,似乎要比別人更多的財富、衣食住行樣樣比別人好,才算是快樂幸福人生。
嚮往和追求更好的生活並沒有錯,也是每個人心中的願景,但我們不該因為沒有獲得自己嚮往的生活,就埋怨現有的生活。

今天你能活在健康、有父母關愛,又不為三餐溫飽苦惱的家庭中,就是一種幸福,不該為自己沒有的東西怨天尤人,凡事知足就好,因為知足你才會得到快樂,感到幸福。

2012年9月11日星期二

基本的尊重

人們常說記者見識廣,許多外人不易接觸的人、事、物,記者都有可能與他們做近距離接觸。

我不能否認這種說法,畢竟自己在這領域數十年光景裡,看到和接觸的東西確實不少,或許因為走在採訪線上,導致記者往往需走近原本沒計劃或想要接近的社會層面。

我對砂州多元民族社會的不同宗教習俗,向來充滿好奇與興趣,覺得他們在宗教習俗進行的每一個步驟或程序,都有特殊象徵和意義,只是自己不全然瞭解。

數天前和同事前往三馬拉漢採訪土著法庭和土著習俗大廈動土禮,整個儀式充滿達雅族群習俗色彩。我可理解這種情況,因為發展計劃屬於土著社群,他們須按照本身的習俗進行祈福,確保工程進展順利。

米靈在達雅社群中是相當受重視的宗教習俗,無論節慶或嘉賓到訪,他們都會進行這種儀式。儀式進行時,族長先把備好的雞蛋、爆米花、飯糰和咸魚等祭品先後有序放入外形如漏斗的竹籃內,然後手握一隻雞對著祭品念念有詞。

我靜靜站在一旁看著族長認真且嚴肅在進行每個過程,經過族長宣讀祭文,他們將這些漏斗竹籃提到另一處。原本沒想跟隨大隊,但為瞭解接下來的儀式,就頂著猛烈太陽走到兩個泥坑前。

各自手持鋒利長矛的兩人,對准麻袋內的豬刺了過去,頓時如注的鮮血從麻袋湧出,再用巴冷刀把豬頭砍下,最后連同竹籃一起丟入泥坑,整個祭拜儀式才算圓滿劃上句點。

印裔社群也有他們不同的祭拜儀式,去年馬當山附近一座古印度廟裝修後舉行落成禮,由於道路設施不佳,我花費逾一小時才步行到位於山頂的古廟。

記得當時古廟內外擠滿前來膜拜的信眾,數名印裔樂隊成員全程在彈奏,信眾雙手合十不停沿著地面火抗遊走。儘管我不知這些儀式的意義,自己還是一直在信眾中攢動,希望牢牢記住每個儀式的過程。

落成儀式開始時,一名上身打赤膊的壯漢頂著一桶水,緩緩沿著樓梯登上古廟,當他來到屋頂頂端,先把一塊黃布捆綁在頂端凸出部位,再將手中那桶水倒下。

從上而下的水沿著屋頂四周流去,這時屋簷四周已站滿人群,紛紛利用瓶子等器皿裝取滴下的水,在他們信念中,這些水能帶給他們平安。

華裔向來重視節慶的宗教祭拜,如剛過的中元節,儘管不是整個華社都慶祝,但卻是佛教徒慎終追遠,虔誠祭拜和緬懷祖先先輩的重要日子。

我來自佛教家庭,每年祖先的忌日、清明和農曆七月十五,家裡和墓園都有祭拜儀式,不過未曾參與中元節的盂蘭盛會和搶孤。

我曾採訪這類活動,看到爭先恐後在搶祭品的畫面,曾對他們的安全擔心,不過我不責怪或指責,因為每個人心中對宗教習俗都有各自的信念,我們沒資格去喜不喜歡一個族群的宗教習俗,也不該以自己的信仰去批評他人的相信。

每次當我身處在與自己宗教不同的採訪環境時,都會保持入鄉隨俗的態度去尊重對方的習俗,因為只有以尊重自己習俗的心,去尊重他人的習俗,你才能獲得他們同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