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1日星期四

新年大不同

這次決定和家人到中國祖籍過春節,確實有些突然,自己也從未萌起要到國外歡慶春節的念頭。畢竟,數十年來都在這片生於斯,長於斯國度歡慶一個又一個新春佳節。若說到國外過春節是一種新鮮感,不如說是新體驗。

到中國祖籍過春節目的很簡單,純粹想知道自己的祖籍在哪,也想瞭解當地人民是如何迎接和歡慶新春佳節。

我的祖籍在中國廣東省揭西縣龍潭鎮小布閣,距離深圳皇崗關卡約4小時車程,是一座擁有逾200人的農村,當年祖父在該地出生,後來才南下到馬來西亞開墾並組織家庭。曾祖父和曾曾祖父都在那裡歸老,也安葬在附近墓園。

啟程回祖籍當日正是年廿八,許多外省工作的遊子紛紛返鄉,準備與家人在明天年廿九吃團圓飯,使得平日通暢無阻的大道頓時車輛擁擠,長長的車龍緩慢行駛。

抵達堂哥家已是晚上8時,除了他們熱情歡迎,還吸引幾位聽說有從南洋來的“番客”的鄰居,前來探個究竟。

新年前夕的天氣非常寒冷,裹在厚厚寒衣內的身體,仍無法抵擋陣陣令人顫抖的寒風,堂哥知道我們路上奔馳的飢寒,即時遞上備好熱騰騰的湯圓。我想,它不僅是給我們充飢,也包含團圓意義。

除夕一早,我們忍受冷風的吹襲,行走在農村四周,還以為這時家家戶戶肯定為團圓飯忙忙碌碌,也為迎接新年到來洗刷、裝飾忙得不亦樂乎。但事實剛好相反,除了零星爆竹聲,一兩戶在宰殺雞只和貼春聯,整個農村生活步調與平日沒兩樣,完全體會不到新年氣氛。

農村人民很好很熱情,不排斥陌生人,無論在小徑碰面或途徑他們家門,即使發現有不熟悉的臉孔,都會主動停下腳步對著你說“好像我不認識你呀!”。

當他們知道我來自南洋,對方即刻表現出一股熱情和歡迎,特別是知道我就是當年他們所熟悉的祖先後裔時,就會跟我講述過往故事,還邀約入屋喝茶。

當地人民迎接新年方式非常簡單,無須將家裡大事佈置洗刷、沒有多樣化的食品、沒有舞獅賀歲、除夕無須祭拜祖先、團圓飯沒必要烹煮特定菜餚、初一沒有不可掃地的禁忌、沒有相互到訪賀年的習俗,惟不能少了春聯。

當瞭解這種情況的那一刻,自己真的愣住了,怎麼中國農民迎接新年的習俗和馬來西亞華裔慶祝方式有這麼大差異。

中國人向來以飲茶為主,在他們觀念中,用茶招待賓客是最有禮貌的,所以,逢年過節除了茶沒其他飲料。用來招待賓客的食品,也都是未經油炸或有化學添加物食品,如花生、瓜子、米香、橄欖和柑,許多還是農民親手製作。

過去原本有舞獅賀歲活動,自有一年蔡家莊和劉家莊因舞獅活動起意見沖突後,從此居民就不在新年期間舞獅。

貼春聯,是中國迎接春節最重視的傳統項目,無論大小民宅都會換上新春聯,并在貼好后先點燃首輪爆竹,以示新年來臨。不過,有點讓我驚訝的是,他們竟沒在除夕或其他節日祭拜祖先的習俗,村民只可在清明和整個8月到墓園,而大年初一也只到附近小廟膜拜。

還以為中國農民是因為經濟問題,才簡單過春節,後來到惠州、深圳和香港,發現情況也是一樣,沒有奢華舖張或大吃大喝的慶祝方式。




為何在單一民族的中國,過年卻這麼簡化,無須忙碌舖張,反而在多元社會的馬來西亞華裔,需如此 大量購買年貨、添購新衣、又大費周章把家洗刷佈置一番和籌辦晚宴,讓自己忙得不可開交。到底慶祝農曆新年真正意義是甚麼?是重於內涵還是花錢搞外表?何來 所謂的傳統?我不知道,只能說兩國華裔慶祝農曆新年的方式,真的有很大不同。

2013年2月6日星期三

簡單,也是一種幸福

華人農曆新年的熱鬧與喜悅氣氛,此時已彌漫整個大地,街道車水馬龍、市道人頭攢動,首首悅耳的新春歌曲也隨風揚起,而遊子們也帶著想家的心,踏上歸途與家人團聚,此刻人人都沐浴在迎接這個華裔最大且最重要的節慶氛圍中。

每次佳節的到來,看到遊子歸心似箭的心情,總讓自己有無限幸福感,自己不是遊子,沒有思鄉之苦,終年都和家人團聚在一起,那種幸福感比一年才相聚一次更濃厚。

再看到那些因生活環境和經濟面對窘境,須向福利組織獲得布施物質者,看到他們充滿希望和期待的臉孔,難免會觸動自己內心的感嘆和感觸,更確認自己是多麼幸運與幸福。

自己雖不是來自富裕家庭,更非過著那種非富即貴的生活,家人為逢年過節準備的佳餚也不是甚麼鮑魚或山珍海味,都是普通的家常便飯。儘管如此,卻能讓我真正體會被一股莫名幸福包圍的溫暖。

曾有人問我甚麼是幸福,我無法給出一個標準答案,畢竟,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和理解,幸福本身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情況的不同,對幸福的期望也就有差異;患病中的朋友,羨慕的是健康的幸福、監獄中的囚犯,渴望的是自由的幸福、動亂國家中的人民,期望的是安逸的幸福。

對我而言,只要豐衣足食、一家和氣融融、健康快樂平凡過每一天就是幸福,幸福也確實來得這麼簡單。

我來自貧苦的和諧家庭,早期父母是靠割膠來維持生活和供我們上學,自小過過著簡單樸素生活,從不追求甚麼榮華富貴或功名利就,只想簡單安逸過每一天。

有了自己小家庭後,多年來一家大小在衣食住行方面,追求的還是那份簡單的幸福感,我們並沒有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生活模式。

我們的家不是豪宅,也沒有堂皇富麗的裝潢,卻是帶給家人最溫暖的地方,孩子個個都喜歡自己的家。飲食方面,我們不是每餐都吃大魚大肉,青菜和湯是主要菜餚,孩子特別鍾愛清蒸魚,有時一餐只需一條蒸魚,就讓全家吃得笑逐顏開。

剛搬進新家第一年,我們為迎接首個新年全家大小忙得不可開交,購買許多佳節食品,結果年已過,卻還有不少食品尚未開封。那一年,我們過得很開心。

次年,有了之前的經驗,新年食品數量幾乎只有之前的一半,那年我們同樣過個愉快新年。接下來數年,我們在準備新年方面都盡量簡單化,沒有舖張和奢華,結果還是快樂過了一年又一年。

孩子懂得相聚的可貴,最珍惜大家一起旅遊或外出時光,好幾次看到鄰居夫婦出國旅遊只攜帶其中一兩位孩子,心中總替那些無法隨行者感到不是味道。

兒子曾說“一家人應該是大家在一起,如果沒太多錢,就不要到國外旅遊,去附近海灘也可以,總之就是要大家一起去。”

後來我們決定從今往後,無論到哪兒旅遊,都要全家同行,誰都不能缺少誰。

看盡人生的悲歡離合後,我們懂得珍惜幸福生活的可貴,也瞭解幸福的生活並不是你擁有多少財富,有多高的社會地位和名利,或以豐盛佳餚來定位,而是那份來自健康體魄和融洽的家庭。

也許,幸福並不是一種完美和永恆,而是心靈和生活萬物的一種感應和共鳴,是一種生命和過程的美麗,是一種內心對生活的感覺和領悟。

我追求的是平凡簡單的生活,不奢望得到甚麼名利,也不在乎佳節是不是一定要有華麗的衣裳,抑或須將家裡大事佈置,要備有豐盛菜餚,大家和諧、健康、快樂簡單就好,因為簡單的生活,也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