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8日星期五

我們都曾是學生

沒人知道,為何陳鴻健這位文武雙全的優秀生會如此輕率對待自己,不顧一切從公寓躍下,終結了自己的生命。

有人疑他不堪考試壓力及被同學言語中傷,才選擇以這種方式結束生命。或許他覺得,如此黯然離開是一種解脫,是對所有在世間的點點滴滴、紛紛擾擾劃上句點,不再有煩惱的最佳方式。但他沒想到,就此不告而別,卻給父母留下畢生的悲傷。

無論他基於何種因素選擇輕生,這是教育領域的悲劇。在馬來西亞,類似悲劇已非首次發生,因考試成績不佳或不堪壓力走上絕路的事件時有所聞,除非國家教育政策和社會對學生成績的要求能改變,否則類似悲劇不會是最後一次。

我不喜歡國家教育政策,對它毫無信心,也常告訴自己,馬來西亞的教育政策最令人失望。不過身為大馬公民,即使知道它有多爛又能如何,還是要面對,至少小學6年根本沒得選擇。

小兒今年三年級,讀的課本比我學生年代還深奧,功課和老師要求也多,一天要聽寫數十個生字、默寫、背作文和一大推功課。還好我們沒給壓力,只要他盡力而為,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拿多少分數倒是次要。

然而現有的政策,教育已從原有的傳授知識,變成過於重視成績的一種競爭,競爭形成的壓力,全壓在學生肩上。

兒子的成績屬於中上,有一天他告訴我,他被老師鞭打。我以為他犯錯才遭體罰,但不是,而是成績退步了。

原以為成績退至不及格水平被打,這種情況自己在學生時代也曾經經歷,不足大驚小怪。但都不是,只是考取的成績比上次微跌幾分。

我愣住了,老師竟然如此苛刻要求學生須保留在某個成績水平,這是多麼大的學習壓力。
我摸摸兒子的頭安慰說,“不要緊,我們不怪你。”

今年我們到外國過春節,前後一週的春節假期,學生也不能高興輕鬆地過,除了作業,還要在春節後的開學首日默寫國文作文。

兒子沒辦法,只好將它帶在身上,不管候機、機上或晚上,一有空就拿出來溫習,無法放心盡情玩樂。

我曾告訴他,出來玩就盡情玩吧!沒必要把它放在心上,給自己帶來壓力。但他擔心考取的分數比上次少,屆時又要挨打。

回國前一晚,他有所領悟似的對我說,這次玩得很開心,即使被打也值得。果然,成績雖達及格水平,但還是挨了3鞭。

女兒之前就讀小學時,也承受不少功課和考試壓力,尤其準備應付小六評估考試的最後兩年,教學模式如擠甘蔗水,不斷向學生擠壓,每天都有做不完抄抄寫寫的功課,導致手指因長期握筆而長出厚厚的繭。

那時,她開始對學習有種強烈的抗拒感,每天都愁眉苦臉,生活失去歡笑與樂趣。

畢業後,她沒依教育部安排到國中,而報讀離家不遠的石角民立中學。中學老師很好,盡力教導,而非使命施壓,師生關係及互動密切,甚至老師還常與家長共同探討孩子的學習弱點。

女兒升上中學至今,發現她對學習態度有很大變化,儘管每天還是有功課和考試,卻能笑臉迎人,開心完成作業。她告訴我,自己喜歡中學的生活比小學多。

我不知道政府、校方和家長從何時開始把孩子在考試中所得到的A,置於他們心靈發展與成長之上。

我總覺得,成績只是一種形式,不是制定未來人生的唯一標準,無論制定政策者、傳授知識者或為人父母者都曾是學生,該瞭解孩子心靈成長的重要,沒必要對他們施予各種功課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