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OK唱機流行後,沒有多少人還記得現場伴奏這回事,更別說還有多少人懂得玩弄樂器。
畢竟卡拉OK唱機提供的方便實在太多,只要將光碟放入唱機,按一按樞紐,就能依據本身的音調進行演唱,毫無顧慮中途會走調,而現場伴奏,歌手必須根據節奏進行,馬虎不得。
今晚採訪石角區廟宇主辦的歌唱活動,主辦當局邀請當地樂團進行現場伴奏,這是不容易看到的場面,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進行伴奏的樂團成員,各個身手敏捷,彈奏出扣人心弦的旋律和音符。樂團成員不多,有吉他手、鼓手和電子風琴手,各司其職,為歌手彈奏首首動聽的歌曲。
我和採訪的同行,對鼓手的一舉一動特別關注和深感興趣,鼓手手持兩根鼓棒,自如、灑脫起起落落擊在不同聲響的鼓面上,手腳並用專注敲打眼前大小不一的鼓,似乎這些鼓就是整首歌重要的音符,缺一不可。
吉他手也是如此,目不轉睛注視吉他上的弦,手指輕輕一彈,就傳來悅耳音符,而電子風琴手,十指宛如在闊野奔馳的馬兒沒有阻礙,沒有約束,自由遊走的黑白琴鍵上,優而美,輕而柔的旋律,震動了心中的脈搏。
我靜靜在想,生活豈不是需要這樣的現場伴奏嗎?讓不同音符和聲調融入其中,生活才有扣人心弦的旋律。人生的旋律應該是現場伴奏的,彈奏出屬於自己生活模式的節奏和音符,這樣人生才有充實感,非如卡拉OK那樣,早早預先調配好。